沒禮貌比沒專業更糟

 

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不同場合都談過「收訊力」──傾聽的力量:「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他歸納成功之道時指出。

 

10年前,張忠謀在交通大學對高階經理人授課時,特別提到他與人對話時進行的「收訊力測驗」:「第一個看我講話時,他會不會打斷我?」張忠謀說:「打斷話的人既不禮貌也對自己不利,因為他打斷我,以為知道我接著要講什麼,可是90%他都猜錯。」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是另一個善於從小處識人品的例子。統一企業內部文化非常講究守時,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台南幫大老吳修齊在世時,即使90高齡,出席任何場合仍必定準時到場。就算因為突發狀況晚到,也一定會事前通知對方,細心致歉。

 

以他為表率,包括高清愿、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企業界都以準時知名。「守時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說話算話」,高清愿曾這麼說,「慣常遲到的人,行事風格也可能較為懶散、馬虎,個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正因為可以「由小窺大」,一個人禮貌好,經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績更容易讓人記住。

 

台灣聯想總經理歐明哲今年8月上任後,外界多以「科技界最年輕的總經理」看他。但低調的歐明哲很少對外透露,為了重新塑造台灣聯想的企業形象,他實際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同仁的禮貌著手,正是其中一環。

 

他讓總機接待徐婕瑜從公司伺服器後台,直接進入總經理電腦看到每天行程,因此訪客一到,門口的LCD螢幕已經出現歡迎字樣,細心的徐婕瑜還會自動更新來客頭銜。這麼做,無非是讓對方從踏入門口第一刻,就出現「你怎麼知道?!」的驚訝,進而重新認識台灣聯想。

 

反過來說,「禮貌差」透露給人的負面訊息,殺傷力也遠超過「專業不夠」。

 

曾任新聞主播、目前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吳恩文自己開設了一家顧問公司,他選人時,禮貌權重甚至排到第一。因為站在老闆的立場,「我可以教你技能,沒辦法教你教養」吳恩文指出,一句話道破許多企業主共同的心聲。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誤沾「沒禮貌」的標籤,未必真是人格本質不好,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輕忽,認為「沒有也無所謂」,有時則根本是因為「不知道」。

 

永遠不會有「下一次」

 

暢銷書作家吳若權最近到南部一家企業授課,每次到高鐵站接他的都是同一個小夥子,臉色愛理不理、態度冷淡。這反而激起吳若權的好奇,因此總會刻意和他攀談幾句,看看他有什麼反應。

 

前兩次,吳若權都覺得「碰到釘子」,直到第3次,這個年輕人才突然冒出一句:「吳老師,我覺得你人很好。」

 

對年輕的世代,吳若權發現他們普遍不習慣主動與人互動、不擅長「察言觀色」,反正「有事你來問我就好」。另一個心理因素則是認為「第1次不熟、不需要」。「但職場上很多事是沒有第2次、第3次的,」吳若權語重心長地說。

 

台灣大哥大副總經理莊財安也有類似經驗。開車載下屬出去,「他們不管你,上車直接坐上後座,突然間我就變司機了。」或是面談時大剌剌癱在沙發裡、吃飯時用叉子插起麵包就啃,新生代不知道、也不覺得這樣做失禮,受到提醒時還會非常驚訝。

 

有個故事,莊財安整整記了30年,一直讓他自我惕勵。當年他從台灣師範大學畢業時,校長對所有應屆畢業生說:「有同學寫信給我,請我幫他介紹工作,我看到信就不想幫他了,因為信上寫著『某某某校長敬啟』。哪有人叫別人看信,還得恭恭敬敬?」

 

從這個故事出發,莊財安分析,建立禮貌得經過3個階段:第1、先「知道」,具備通用禮儀的知識,才不會誤用鬧笑話;再來是「觀察」,注意別人、尤其是前輩如何待人接物;最後才是「練習」,透過生活具體實踐。

 

只要有心,學會「禮儀」並不難,至少可以做到「不失禮」,但一個人會被認為「有禮」、「好禮」,甚至成為一種個人魅力與人際競爭力,絕對是來自更高的境界。簡單地說,就是5個字:「心中有別人」。

 

有趣的是,這層含意早默默藏在英文字「禮節:etiquette」的字源由來裡。"etiquette"出自法文,原意是「牌子」。為了保護凡爾賽宮美麗的花園,法國人特別立牌提醒民眾不要隨意破壞。久而久之,本來的「請勿進入」開始擴大內涵,除了指稱「合宜的應對進退」外,更進一步解釋為「不要輕率踐踏人們內心的花園」、「舉止言行讓人感受親切與溫暖」。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沒有「不拘小節」這回事

 

耐人尋味的是,七年級生自己也同意這項觀察。在他們自我評估「有待改進」的特質上,「沒禮貌」同樣排名第2。禮貌的影響力有多大?在關鍵時刻,它造成的結局差異,可能遠超過你的想像。

 

去年勞委會職訓局調查492家企業,其中33%表示,即使條件再好,都不會把「自以為是狂妄自傲」的求職者列入任用考慮;27%與20%的企業更明白表示,不會錄用「表達遲鈍不知所云」及「不懂禮貌」的人。

 

美國人力資源顧問公司Vault剛完成今年度的面試禮儀調查,數字也顯示:70%的企業主管只要對方遲到超過15分鐘,就會自動將他貼上「不合格」標籤。同樣高的比例還包括面試中撥打手機、突然離席超過10分鐘等等。

 

反過來說,禮貌與成就間的正向關係,則愈發明確。去年底,美國《財星》雜誌(FORTUNE引述佐格比國際公司(Zogby International)對7,590位美國人的統計說,年薪超過10萬美元的高收入者與人爭執或犯錯後,道歉的比率是年薪25千美元者的兩倍。

 

這不是風格至上、特色當道的年代嗎?為什麼「小節」突然又變得如此重要?

 

當每個人每天見面的人愈來愈多、平均一人被分配到的時間愈來愈短;當愈來愈多企業家體會用才決策中,「人品」更甚於能力時,禮貌好壞自然成為底定第一印象的要素,是能夠最快「見微知著」,判別人才的線索。

 

沒禮貌比沒專業更糟

 

例如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不同場合都談過「收訊力」──傾聽的力量:「常常有人問我成功的原因為何,我想我『收訊』的能力已培養了很多年,」他歸納成功之道時指出。

 

10年前,張忠謀在交通大學對高階經理人授課時,特別提到他與人對話時進行的「收訊力測驗」:「第一個看我講話時,他會不會打斷我?」張忠謀說:「打斷話的人既不禮貌也對自己不利,因為他打斷我,以為知道我接著要講什麼,可是90%他都猜錯。」

 

統一企業董事長高清愿是另一個善於從小處識人品的例子。統一企業內部文化非常講究守時,過去擔任董事長的台南幫大老吳修齊在世時,即使90高齡,出席任何場合仍必定準時到場。就算因為突發狀況晚到,也一定會事前通知對方,細心致歉。

 

以他為表率,包括高清愿、統一超商總經理徐重仁,在企業界都以準時知名。「守時就是人與人相處的一種信用,代表的是言而有信、說話算話」,高清愿曾這麼說,「慣常遲到的人,行事風格也可能較為懶散、馬虎,個人的信用,一定常被人打折」。正因為可以「由小窺大」,一個人禮貌好,經常比刻意演出的成績更容易讓人記住。

 

台灣聯想總經理歐明哲今年8月上任後,外界多以「科技界最年輕的總經理」看他。但低調的歐明哲很少對外透露,為了重新塑造台灣聯想的企業形象,他實際上下了不少功夫,從同仁的禮貌著手,正是其中一環。

 

他讓總機接待徐婕瑜從公司伺服器後台,直接進入總經理電腦看到每天行程,因此訪客一到,門口的LCD螢幕已經出現歡迎字樣,細心的徐婕瑜還會自動更新來客頭銜。這麼做,無非是讓對方從踏入門口第一刻,就出現「你怎麼知道?!」的驚訝,進而重新認識台灣聯想。

 

反過來說,「禮貌差」透露給人的負面訊息,殺傷力也遠超過「專業不夠」。

 

曾任新聞主播、目前是電台節目主持人、美食作家的吳恩文自己開設了一家顧問公司,他選人時,禮貌權重甚至排到第一。因為站在老闆的立場,「我可以教你技能,沒辦法教你教養」吳恩文指出,一句話道破許多企業主共同的心聲。

 

其實,很多人之所以會誤沾「沒禮貌」的標籤,未必真是人格本質不好,有時是不小心,有時是輕忽,認為「沒有也無所謂」,有時則根本是因為「不知道」。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有人卻只留下嘆息?】

 

是「禮貌」。它是企業家看人、用人的線索,它在第一時間決定留給對方的關鍵印象。在美國銷售超過百萬冊、掀起討論風潮的《優秀是教出來的》(The Essential 55)一書作者隆.克拉克(Ron Clark),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3次的小學老師。他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不論本來成績、操行如何,他都能讓學生脫胎換骨,從問題小孩變成優等生。


 


克拉克的55條規則中,第1條是「遇到人要主動稱呼」;第2條是「當別人說話,看著他的眼睛」;第3條是「如果別人有出色表現,不要吝嗇鼓掌恭喜他,應該持續3秒,角度要剛好......。瞧,這些原則放在職場上,不是一樣適用?


 


沒有人不期待伯樂跟貴人出現。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有人卻只留下嘆息?是「禮貌」。它是企業家看人、用人的線索,它在第一時間決定留給對方的關鍵印象。什麼樣的禮貌只有50分,什麼樣的禮貌卻有120分?職場上,如何透過好禮貌種下機會與成功的種子?


 


沒有人否認專業與內涵是職場最重要的通行證,但問題是,往往還來不及亮出來,對方已「砰!」地一聲將大門關上。沒有人不渴望遇見伯樂或貴人,但事實可能不是他不來,而是明明已走到跟前,卻被你自己擋駕。


 


有一張無形的網,比學歷、能力更早橫跨在機會之前,它決定你是廣結善緣,四處播下好運的種子;或是連舞台出現都渾然不覺,還把它拒之門外。


 


這是讓人意外的兩個字、記憶中久違的兩個字、有些「八股」的兩個字,但卻是威力驚人、效果神奇無比的兩個字。它是小學教的第一課,卻也是最多老闆抱怨員工不及格的科目--它的名字叫做:「禮貌」。


 


今年8月,《Cheers》雜誌針對超過4千位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禮貌」高居主管眼中「七年級表現最需加強的部份」第2名(49.0%),僅次於「抗壓性」(58.1%),甚至遠超過「執行力」(21.1%)、「應變能力」(16.5%)與「國際觀與外語能力」(6.7%)。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有人卻只留下嘆息?】

 

是「禮貌」。它是企業家看人、用人的線索,它在第一時間決定留給對方的關鍵印象。在美國銷售超過百萬冊、掀起討論風潮的《優秀是教出來的》(The Essential 55)一書作者隆.克拉克(Ron Clark),是唯一被美國總統接見過3次的小學老師。他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不論本來成績、操行如何,他都能讓學生脫胎換骨,從問題小孩變成優等生。

 

 

 

克拉克的55條規則中,第1條是「遇到人要主動稱呼」;第2條是「當別人說話,看著他的眼睛」;第3條是「如果別人有出色表現,不要吝嗇鼓掌恭喜他,應該持續3秒,角度要剛好......。瞧,這些原則放在職場上,不是一樣適用?

 

 

 

沒有人不期待伯樂跟貴人出現。是什麼決定有人得到青睞,有人卻只留下嘆息?是「禮貌」。它是企業家看人、用人的線索,它在第一時間決定留給對方的關鍵印象。什麼樣的禮貌只有50分,什麼樣的禮貌卻有120分?職場上,如何透過好禮貌種下機會與成功的種子?

 

 

 

沒有人否認專業與內涵是職場最重要的通行證,但問題是,往往還來不及亮出來,對方已「砰!」地一聲將大門關上。沒有人不渴望遇見伯樂或貴人,但事實可能不是他不來,而是明明已走到跟前,卻被你自己擋駕。

 

 

 

有一張無形的網,比學歷、能力更早橫跨在機會之前,它決定你是廣結善緣,四處播下好運的種子;或是連舞台出現都渾然不覺,還把它拒之門外。

 

 

 

這是讓人意外的兩個字、記憶中久違的兩個字、有些「八股」的兩個字,但卻是威力驚人、效果神奇無比的兩個字。它是小學教的第一課,卻也是最多老闆抱怨員工不及格的科目--它的名字叫做:「禮貌」。

 

 

 

今年8月,《Cheers》雜誌針對超過4千位上班族進行調查,結果發現「禮貌」高居主管眼中「七年級表現最需加強的部份」第2名(49.0%),僅次於「抗壓性」(58.1%),甚至遠超過「執行力」(21.1%)、「應變能力」(16.5%)與「國際觀與外語能力」(6.7%)。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整睡姿,枕頭有一套

 

然而,枕頭的功用不僅於此,靈活運用各類型的枕頭,可以改善不良的睡眠姿勢,換得一夜好眠。

 

謝慶良醫師建議,保持睡姿不易,可以枕頭做調整。

 

習慣性腰酸背痛的人,黃美涓醫師建議使用長筒狀的抱枕,睡覺時以手腳環抱枕頭:「像晾衣服一樣把自己晾在抱枕上,腰部無須使力,很舒服;左右各放一個,可以固定姿勢。」(圖二)

 

謝慶良醫師提到,為避免仰睡時腰椎肌肉長時間因伸展而僵硬產生酸痛,可以在兩膝下墊一個高的枕頭(約一般枕頭兩個的高度)。(圖三)

 

側睡時,靠近床的腳伸直,另一腳彎曲睡,兩膝間夾一小枕頭,可以避免上側骨盆傾斜,也是懷孕婦女最舒適的睡姿。(圖四)

 

「頸椎不好,仰睡為佳;腰椎不好,適宜側睡;頸椎腰椎都不好,宜仰睡,兩膝下墊一高墊子睡覺,腰弓部分可用毛巾捲撐起,避免疲累,」謝慶良醫師簡單扼要說明睡姿選擇的要點。

 

床的選擇更重要

 

健康枕頭亦需搭配軟硬適中的床墊,才能提供完整舒適的睡眠環境。

 

「好床可以使人睡臥舒服,增進血液循環,消除疲勞,」謝慶良說。「就像無數個小精靈在撐著你的身體,感覺很有活力,」席夢思副總胡光政說。

 

好床的定義因人而異。「確定你的床有足夠的舒適和支撐性、符合人體工學,」梅友診所睡眠障礙中心醫師夏普建議。

 

究竟是軟床好,或是硬床好,至今仍眾說紛紜。

 

莫倫醫師在《67個睡眠好方法》(67 ways to good sleep,暫譯)提到,較硬的床可以使背部肌肉維持休息狀態,支撐力較好,且多數的美國醫師同意,硬床比軟床更適合容易腰背酸痛者。

 

謝慶良醫師則認為,以體型而言,身材較胖者,應睡較硬的床,因為過重的體重會身陷軟床,壓彎脊椎。

 

瘦小者,脊椎兩側缺乏肌肉保護,睡硬床容易造成長時間過度伸展,並與床面過度摩擦,所以最好以較軟的床為宜。

 

「不是睡軟床、硬床的問題,能否合乎人體工學,才是好床,」中國中醫臨床學會理事長陳旺全分析道,一般因為床太硬而造成身體結構上變形的機會不多,「太軟的床,較容易對身體結構產生影響。」

 

一張好床,彈性很重要。

 

研究顯示,正常人在每日睡眠時,會翻身3060次,「彈簧床可以克服身體不同部位重量的落差,」代理崔卡寢具的上嵐企業陳明華經理指出,好的彈簧可以穩穩支撐住身體各部位,像是肩、臀、腰部的力量,避免因床墊過度下陷,造成施力不均。

 

製造彈簧床的席夢思副總經理胡光政表示,傳統式連結彈簧床,以鋼絲將所有彈簧串連,一處受壓,彈簧互相牽扯,臀部與肩部凹陷,腰部卻懸空。新式的獨立彈簧可以個別運作,單獨伸縮,順應人體結構,「也不會受到枕邊人的影響,」他說。

 

事實上,每個人適合什麼樣的枕頭,什麼樣的床,仍視個人身體的狀況,不能輕易相信某一種特性訴求對所有人都有幫助。

 

對於目前市面充斥許多宣稱符合人體工學的枕頭,謝慶良醫師不以為然地說:「許多是過度訴求,昂貴的枕頭不見得可以睡出健康。」

 

慎選寢具,才能睡出活力。

 

何謂落枕

 

發生於睡眠中,因頸部偏離枕頭或是睡眠姿勢不良,引起頸椎周圍節締組織急性發炎和頸部肌肉異常緊張。

 

症狀是頸部僵硬,一邊難以轉動,頸部稍微偏斜,即感疼痛,甚至會有噁心、嘔吐等情形發生。治療上通常予消炎止痛劑及肌肉鬆弛劑,或超音波、熱敷等物理治療,針灸亦可解決。

 

緊急處置:將冰塊放至塑膠袋裡,緩慢按摩疼痛或僵硬的地方,或冰敷一會,即可以緩解落枕症狀,如持續兩天以上仍未改善,請就醫。

 

試試看,你的枕頭合格嗎?

 

平躺時,前額頭及下巴應保持水準,頸部與枕頭密合,上背部不懸空。側睡時,枕頭高應與肩寬同,側面成一水準線,頸部保持直線,肩部平貼於床面。

 

好床好枕,選擇有訣竅

枕頭的選擇

枕頭選擇要點為,無論仰睡、側睡、都能保持頸部的正常生理弧度。

 

1.枕頭兩側有適當厚度,翻身側睡時,頸椎才有良好支撐

 

2.一般支持頸椎高度為6公分,成人枕頭高度建議6公分左右;小孩枕頭高度隨年紀增加,八、九歲小孩枕頭高度為3公分。

 

3.枕頭寬度與肩寬成正比

 

4.彈性佳。不因擠壓而變形,可自然承受頭頸部重量

 

5.設計有波浪弧度,頭可以固定在枕頭上

 

6.各種材質特性不同,應以通風透氣為考量。羽絨枕舒適,但不適合過敏患者使用;合成纖維無過敏困擾,但睡感較差。以下為枕頭常見材質分析。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選好枕,用好床 睡出好活力

好枕、好床不僅關係你的睡眠,更關乎你的健康,該如何選擇,專家告訴你。

文.林貞岑  

週一早晨,好不容易從溫暖的被窩中爬起,伸伸懶腰,甩甩頭,「唉呀」一聲,脖子僵硬無法轉動,而且全身腰酸背痛。明明記得昨天睡了一整天,為什麼還是覺得愈睡愈累?

壽險顧問吳慧娟,就面臨過這種頸部「週轉不靈」的窘境。「脖子沒法轉動,整天重心集中在頸部,case沒談成,精神狀況都很差,」她說

姿勢,影響睡眠品質

 

 

為什麼愈睡愈累?因為睡姿不當,無法維持自然的身體曲線,神經肌肉持續緊繃的結果,造成腰背疼痛問題。

 

 

 

美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約有八成的美國人為頸背部酸痛所苦,睡姿不良和枕頭不當為最主要的原因。

 

 

 

長庚醫院復健科醫師黃美涓,經常為因急性頸部僵硬(俗稱落枕),無法上班、上學的人,以針灸破解「迷咒」。

 

 

 

「通常只需要在患者手指尖的落枕穴紮上一針,馬上就好;如果落枕持續兩天以上,就需要配合熱療等復健。」黃美涓提到,落枕多半是因為枕頭不合適,或是睡眠不安穩,時常翻身,造成枕頭無法托住頭部。

 

 

 

以解剖學而言,人體的頸椎及腰椎為前凸弧形,胸椎和薦椎則成後凸弧度,形成自然S型曲線。

 

 

 

一般正常站立的情況下,脊椎承受壓力最小,但平躺時頸部和腰部為前凸曲線,會呈懸空狀態,需有支撐點,否則很容易因為過度伸展而造成傷害。

 

 

 

「枕頭和床,正是維持及支撐脊椎的重要關鍵,」以生產日本皇室寢具的金西川總經理落合貞博表示。

 

 

 

根據民國86年成大發展研究基金會的報告指稱,睡姿和人、枕頭及床之間的介面不良,是使睡眠品質惡化的主因。

 

 

 

特別是四、五十歲以上的人,更需要維持正確的睡姿。

 

 

 

黃美涓醫師表示,老年人容易長骨刺,加上頸椎韌帶變肥厚,如果頸部過度後仰,椎間盤一關閉,很容易壓迫神經。

 

 

 

「大部份的人會抱怨睡覺睡到一半,突然感覺手麻腳麻,很多時候是因為枕頭太高,」黃美涓說。

 

 

 

高枕無憂或是有害?

 

 

 

另外,頸椎僵硬,也容易造成動脈血管壓迫,產生血壓上升及腦血管病變。「上年紀者應保持頸椎柔軟,」中華民國脊椎保健協會理事長謝慶良提醒。

 

 

 

適當的夜間休息十分重要。

 

 

 

健康的枕頭可以維持頸部自然曲線,降低關節肌肉的壓力與張力,達到放鬆效果。適當地選擇枕頭,就變成是不是能「好好休息」的關鍵之一。

 

 

 

枕頭過高,無法維持頸椎前凸弧度,加重頸椎負擔;枕頭太低,下顎向上抬,以口呼吸,易打鼾;不用枕頭,頸椎過度伸展;枕頭過軟,無法支撐頸部;枕頭太硬,頸椎過度前凸,導致肩頸肌肉僵硬酸痛。

 

 

 

門診中時常碰到抱怨腰酸背痛、頸部僵硬的老年人,很多都是醫師的父母,「換個枕頭就沒事了,」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黃美涓說。

 

 

 

「並非高枕無憂,實在高枕有害,」謝慶良醫師大聲疾呼,選擇合適枕頭的重要性。他說,一般從後腦到頸部的脊椎,為波浪型弧度,不合適的枕頭,無法有效支撐頸部,頸部弧度被破壞,就會產生所謂「頸椎症候群」──意即頸椎椎骨、韌帶及椎間盤的慢性損傷,像是頸椎移位或頸椎側彎等。

 

 

 

三年前,百年老店的日本皇家御用寢具公司,研發符合人體工學的健康枕,掀起枕頭與健康睡眠的風潮。

 

 

 

經由X光攝影的研究顯示,按頸椎弧度設計的波浪枕,有最好的支撐作用。

 

 

 

另外,側臥時,一般枕頭容易壓迫頭頸部肌肉,黃美涓建議選用柔軟的大枕頭,中間用絲巾一綁,成蝴蝶狀枕,兩側可以支撐肩膀弧度,保有頸部曲線,簡單方便。(圖一)

 

 

 

一種最新的,以水為襯裡的枕頭,據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研究指出,可以在翻身時固定姿勢,有效減輕頭痛,提升睡眠品質,目前國內尚未販售。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做自己的睡眠日記?

 

一星期的睡眠日記

 

指示說明:每天早上和下午完成一份睡眠日記是非常重要的,絕對不要一次填寫連續幾天的日記。

 

不需要計算實際的時間次數,只要簡單地寫出你的最佳預估即可。(請連續記錄七天)

 

■早上填寫(隔天)

 

問題:日期範例:1120

 

問題:星期幾範例:星期一

 

問題:是否使用任何幫助睡眠的物質?是什麼?範例:有。熱牛奶

 

問題:就寢時間(躺上床的時間)(*請見下方說明)範例:11:30PM

 

問題:睡著所需時間範例:45分鐘

 

問題:醒來的次數範例:4

 

問題:總計睡眠時間範例:6小時

 

問題:起床時間(**請見下方說明)範例:7:00AM

 

問題:起床時感覺如何?(**請見下方說明)範例:3

 

■下午填寫(當天)

 

問題:你是否有小睡?(時間、多久)範例:1:00PM-10分鐘;5:00PM-50分鐘

 

問題:有喝酒嗎?(時間、多久)範例:5:00PM2

 

問題:有使用咖啡因飲料嗎?(咖啡、茶等)(時間、次數)範例:8:00AM42:00PM2

 

問題:你中午時感覺如何(時間、多久)範例:2

 

問題:你下午時感覺如何(**請見下方說明)範例:2

 

*你可以使用AMPM十二小時表示法或二十四小時表示法

 

**1.疲倦/嗜睡 2.某種程度地警覺 3.非常清醒

資料來源:台大醫院睡眠中心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為何我總是睡不飽?

作者:謝明玲 出處:天下雜誌 378

 

你常常覺得沒睡飽、精神不濟嗎?到底該睡幾個小時才夠?睡再久隔天還是累的原因是什麼?

 

四十歲的林先生忙到半夜一點才就寢,頭一碰枕頭,就沈沈睡去。

 

儘管紮紮實實的睡了七個小時,但八點鬧鐘響起時,他還是掙紮了十幾分鐘才勉強爬起;捷運上,他找到位子補眠,但開會時,還是老覺得想睡;吃過中飯,更是呵欠連連,昏昏欲睡。他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嗜睡症。

 

老覺得「睡不飽」,是許多現代人的通病。但究竟睡不飽的感覺何來?怎樣找出自己的問題,對症下藥?

 

「睡眠時間不夠、時間不對、品質不好都有可能,」長庚醫院睡眠中心主任,也是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理事長陳濘宏點出。

 

1.時間不夠

 

「睡不夠」是造成「睡不飽」感覺最直接的原因。

 

事實上,該睡幾個小時才夠,因人而異,完全取決於個人睡醒之後的感受。但台大醫院睡眠中心醫師李佩玲表示,平均來說,一般人大約需要七個小時的睡眠。

 

李佩玲指出,剝奪短期的睡眠可能出現「代償」作用,隔天反而精神不錯;但長期累積的睡眠不足,則讓人在白天疲累、心情不好、或注意力不集中。

 

2.時間不對

 

然而,睡足了時間,也要注意這段時間是否放在對的時間點上。

 

「很多時候睡眠的週期是完整的,可是這週期放在二十四小時的週期中,是不對的地方,」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說,像是輪班者、夜班護士等,都可能有這類問題。

 

台大醫院睡眠障礙中心督導李宇宙在《好眠自助寶典》書中提到,他曾對七百多位護理人員進行調查,發現有六成的護理人員在大夜班期間有入睡或維持睡眠困難的情形;而覺得工作期間有中度以上嗜睡情形者,也接近五成。

 

3.睡得不夠好

 

當睡得不夠好,睡再久隔天都還是可能感覺疲累。

 

睡不好的原因很複雜:包括壓力可能會讓睡眠比較淺而片段;而研究也發現,患有如糖尿病、心衰竭、腎衰竭等慢性病病人,他們的入睡困難、睡眠容易中斷的人口比例都比正常人高出兩倍以上;如果患有胃食道逆流,胃酸也可能在睡眠時流向食道黏膜,幹擾睡眠;而服用藥物帶來的嗜睡,也可能是比較淺的睡眠品質,不容易有飽足感。

 

而長期的睡眠品質不佳,則要小心是睡眠疾病造成。如「睡眠呼吸中止症」(指因打鼾缺氧造成呼吸中斷,打斷睡眠而睡不飽)或是「肢動症」(指夜晚時四肢抽動,打斷睡眠)。

 

陳濘宏表示,十四歲以上的成年男性,有四分之一患有呼吸中止;其中九%會造成睡不飽的感覺。

 

根據美國《神經醫學期刊》的定義,呼吸中止是以睡眠中平均有五次以上的呼吸暫停為評判;在實際生活中,呼吸中止的病人則可能會有打鼾特別大聲,起床時口乾舌燥、白天精神不濟等可以追蹤的疾病徵兆;肢動症的病人,則可能在第二天會腳酸。

 

但李信謙表示,很多時候患有睡眠疾病的病人是無法自覺的,需要靠睡在身邊的人幫忙告知。

 

當覺得睡不飽時

 

1.重視自己的主觀感受

 

臨床上,儘管有匹茲堡睡眠品質量表和嗜睡量表等客觀問卷幫助檢視睡眠效率,及是否有病態的嗜睡,但醫師們都表示,睡不飽的感受很主觀:有的人睡得少卻覺得足夠;有的人卻睡再長,還是苦於精神不濟。自我的感覺很重要。

 

2.寫作睡眠日記(見範本)

 

陳濘宏建議,當感覺睡不飽時,最好開始著手做兩星期的睡眠日記,包括星期六日在內,記錄幾點睡覺、幾點起床、當天喝了幾杯茶或咖啡、有沒有午睡?有沒有運動等,然後進一步檢討是不是睡眠時間不對、睡眠時間不足的問題。

 

3.求助醫師

 

當記錄並檢視了睡眠日記,也排除了影響因素(壓力、咖啡因等),也做了行為修正(如不再熬夜、在正常時間就寢等)後,卻還感覺睡不飽;或睡不飽的感覺已影響正常生活(如開車時不自覺打盹、或者上班完全無法專心)時,就可考慮求助醫師,看是否有如睡眠呼吸中止等睡眠疾病。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壓力再怎麼大也要好好睡 

 

文/周舒翎

 

根據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階層理論,生理需求及安全感的需求是最基本的,但在不安的大環境下,每個人對於未來、經濟,甚至溫飽,都充滿著惶惶不安,這樣的心境很可能干擾到我們最脆弱的睡眠—讓失眠油然而生。

 

在這波不安的環境中,不是失業人才感到不安,所有社會階層都備受衝擊。平時位居權貴的大老闆們,晚上看著美國股匯市,擔心自己動輒上億的資金會不會被套牢?不知隔天醒來,自己的帳戶裡又少了多少?又要去哪兒補進多少的匯差?

 

高階經理人也不好過,要共體時艱地自動或被迫減薪,還要被迫扛著裁員的壓力,在夜裡內心煎熬,白天要勸過去親密的戰友理解公司的處境,忍痛執行裁員的動作。

 

底層的員工,失業的苦痛不容置喙地直接面對生活上的窘境,房貸、車貸並沒因金融海嘯而被淹滅,每天張開眼睛的生活日常所需都可能缺乏,對於未來更是茫然;留在工作崗位的員工也未必好過,原本10人的工作,僅剩3人在做,過重的工作量,及愈來愈競爭的業績,讓自己連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有,更何況好好睡上一覺。

 

不論這波金融海嘯還會持續多久,當下的睡眠不好就會讓人痛苦得撐不下去。建議原本保持良好睡眠習慣者,好好維持,別讓工作時間壓縮到睡眠時間;正在適應的人應注意以下事項:

 

●做好時間規劃:可以一次出門拜訪的客戶,安排在同一時段,開會要有效率,責任分工要明確,不要仍用10人的工作進度安排自己的行程。

 

●時間區隔要明確:例如規定好自己晚上7點一定要結束工作,9點回到家,給家人一些時間、睡前也給自己一點時間沉澱下來,準備好要上床,想睡再躺床上,要記得沒有良好的睡眠,很容易影響到隔天的精神,不要顧此失彼。

 

●生理時鐘要穩定:早上固定時間起床,然後在室外照光30分鐘,如果順便做做運動更好。

 

●良好的作息飲食習慣:工作壓力很容易造成生活作息紊亂,吃飯這件事變成可有可無或麻煩的一件事。營養不夠,容易感到疲倦,甚至造成腸胃道的傷害,降低工作效率。

 

記得,再怎麼忙,也一定要好好吃飯。

(作者為新光醫院睡眠中心心理師)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睡眠法因人而異,下面介紹3種做法
 
1
、 睡覺前簡單的壓腿,然後在床上自然盤坐,兩手重疊放於腿上,自然呼吸,感覺全身毛孔隨呼吸一張一合,若能流淚打哈欠效果最佳,到了想睡覺時倒下便睡。
 
2
、 仰臥,自然呼吸,感覺呼吸像春風,先融化大腳趾,然後是其他腳趾,接著腳、小腿、大腿逐漸融化。如還未醒著,再從頭做。
 
3
、 入睡快的人可右側臥,右手掌托右耳。右掌心爲火,耳爲水,二者形成水火即濟,在人體中形成心腎相交。久之,養心滋腎。
 
睡眠一定要早起,即使在冬天,也不可超過6點起床,春夏秋季盡量在5點之前起床,因爲人在寅時(3點―5點)肺經旺的時候起床,能夠使肺氣得以舒展,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來完成新陳代謝,肅降濁氣,使肺氣清,這樣有助於養肺和順應太陽的天勢升起人體陽氣,使人一天陽氣充足,否則,就好像發動機,過了這段好時機就很難發動人體陽氣,人體陽氣淤積在人體下部不能由命門向上發動升起,會形成淫氣,嚴重損害人的身心健康。
 
早晨5點至7點是人體大腸經最旺的時候,人體需要把代謝的濁物排出體外,此時如果不起床,大腸得不到充分活動,無法很好的完成排濁功能,使濁物停留而形成毒素,危害人體血液和臟腑百骸。早晨7點到9點人體胃經最旺,9點到11點人體脾經最旺,這時人的消化吸收運化的能力最好,如果這時還不起床,人體胃酸會嚴重腐蝕胃粘膜,人體在最佳吸收營養時間得不到營養,長期以來會患脾胃疾病,造成營養不良、中氣塌陷。所以千萬不要賴床,賴床會造成頭昏、疲憊不堪、睡眠不足的感覺,而應按時起床,曆史上許多偉人都是有三四點鍾起床的習慣,比如華盛頓、拿破侖、康熙皇帝、曾國藩等。另外早起能增加工作效益,俗話說:“三天早起,一天工”。
 
現代醫學證明,早睡早起的人精神壓力較小,不易患精神類疾病。早晨不要太早出去鍛煉,因爲早晨在太陽沒有出來之前,地下道的漳氣、濁氣正往上走(尤其是城市),這些氣對人體損傷是很嚴重的。
 
養身三大事,一睡眠,二便利,三飲食,其餘起居、服裝等皆是輔助。三事中睡眠第一。然胃納不和者,夜眠不安,故以通便利爲第二。而飲食無節,饑飽過度者,腸胃必受傷,而營養日減。睡以安神爲主,神以心安爲主,應配合年齡,壯年至多七小時至八小時,多睡則智昏頭暈眼紅脹,四肢疲軟,童年必睡足八小時,或過九小時勿礙,老或病人至多六小時已足。
 
應注意
 
(一)睡眠宜早,勿過十時,老年人以八點爲正,勿過九點。
凡交十一時,爲陽生時,屬腎,此時失眠,腎水必虧,心腎相連,水虧則火旺,最易傷神。千萬勿以安眠藥片助睡。
 
(二)枕上切忌思索計算未來事,睡時宜一切不思,鼻息調勻,自己靜聽其氣,由粗而細,由細而微細而息。
視此身如無物,或如糖入于水,化爲烏有,自然睡著。
 
(三)如有思想,不能安著,切勿在枕上轉側思慮,此最耗神,可坐起一時再睡。
 
(四)如在午時,即上午十一點至一點,爲陰生之時,屬心,此時如不能睡,可靜坐一刻鐘,閉目養神,則心氣強。
凡有心臟病者切宜注意,每日於此二時注意,則元氣日強,無心跳腹洩或小便頻速之病。
 
(五)夏日起宜早,冬日起宜遲

轉載分享

 

a04120428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